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吴雨)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明显,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据此,“十三五”期间人民币贷款将累计新增近80万亿元,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2020年8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7.5万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78.2%。
“十三五”期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在专家看来,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已经不少,重要的是,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此,我国金融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金融结构。
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8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26倍;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62万户,是2018年末的1.43倍。
金融部门还推出政策举措,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强化金融精准扶贫。截至今年6月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429亿元,贷款覆盖面为25.8%。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央行果断出手,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统筹发展。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4.4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增速创2018年3月份以来新高。
专家认为,针对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金融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有力支持了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助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