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
大力培养“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
魏岳江
2022年5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中说,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才生长的摇篮。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变局和世界疫情交织,AI(人工智能)、数字科技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数字地球、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即将到来,推动人类社会将迎来人机协同、人机一体、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铿锵脚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数智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是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的孵化器,人工智能、数字科技是教育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培养数智人才就要建立智能院校,倒逼高校一级学科的设置重新调整,完善AI、数字科技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走开高校与科研机构、互联网龙头企业、研究基地联合培养数智人才之路。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122名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已入校。校方已同百度公司签署了人工智能专业合作办学协议,与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国家软件测评中心共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铺开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放办学之路。2017年3月6日,江苏省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8年4月2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并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指出,35所高校获批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18年5月11日,天津南开大学发布文件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8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举行了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2020年3月3日,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着力构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勇闯‘无人区’的高层次人才”,并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瞄准短板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这是对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部署。
目前,我国有超过35%的从业者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且每年保持增长,人工智能海外精英回流也符合我国留学人才回流的大趋势,我国科技力量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为归国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我国也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0多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进入新时代,我们总是能看见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各行各业中国青年。当代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与新时代同行同进的最好时期、共同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从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新时代为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馈赠、丰富滋养、坚实保障。
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海外学成归国到南京大学工作的120名青年学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感悟,表达了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