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澄迈县珠宝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曾德胜
罗永松
曾德胜代表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只一名代表)岀席国庆69周年活动
2022年3月份,海南省物价局(现省发改委)派驻澄迈县珠宝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曾德胜,接受访谈时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六年的扶贫岁月是如何度过的,只知道每天都在忙碌中,总有干不完的事。至于我干了多少事,可以到我曾经扶贫过的珠宝岭村去看看,一天一夜都说不完当时的艰辛过程。然后他拿出了厚厚的驻村日记和媒体曾经关于这些日记的报道。
曾德胜的驻村日记片段
省发改委主任符宣朝(现省政府秘书长右五)下珠宝岭调研脱贫攻坚情况
“‘第一书记’要走进村民心中,去思考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在扶贫中,不能‘头痛医头’,要从根源上改变贫穷面貌,必须以产业作支撑。”曾德胜说,自己对农村有感情,“回农村去”一直是他过去工作时的心愿,“作为澄迈娃,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保护家乡的青山绿水,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
“2月20日下午,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珠宝岭村,省里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我再次选择了驻村,我是看着珠宝岭村从一个贫困村到整村脱贫,再到各种产业发展起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成人。还记得几年前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村‘两委’办公楼的板凳长期无人使用早已朽烂,我刚坐下,板凳就散了架……”在曾德胜的驻村日记里,记录着他担任珠宝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后,在该村工作的点点滴滴。
几年前驻村伊始的尴尬事,早已成为过去。如今,不仅村“两委”办公楼被修葺一新,村民也住上了两层的小楼房,村里电力设施改造完毕,主干道通了、路灯亮了,沉香种植、种牛养殖产业已成规模。
“珠宝岭村已经告别了贫困,走向了快速发展道路,下一步要进一步拓展道路网络,让道路延伸到山里去,把此前因交通不便而未开发的土地利用起来,促进村中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曾德胜说。
3月20日,曾德胜和队员们来到珠宝岭村着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连接屯昌县边界的2.2公里道路。两个多月后,这条路修通了,路边还修建了若干个停车平台(点),不仅盘活了5000多亩优质土地,也为珠宝岭村将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夯实了基础。
“如今,村里各种道路加起来达到了18公里,道路在山间橡胶林中穿过。路修通了,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土地得到了利用,养殖户在山间的空地扩大了养殖规模。”曾德胜说。
对于未来的计划,也被他记录在了驻村日记中:“在打造珠宝岭美丽乡村升级版过程中,我们将燕山村民小组按共享农庄模式进行规划,从园林景观、产业园区、休闲广场活动中心、园区道路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点、线、面布局,按全域旅游功能完成燕山文明生态村建设。”
最难忘之事
去年驻村结束前(2021年7月)修建的珠宝岭村中央两口山塘,找来的项目资金198万元。
曾德胜驻村六年,为了修建能盘活数千亩土地的珠宝岭下溪2.2公里的生产道路,自2016年初他亲自起草报告,送县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安排资金,经过两年多的协调努力,于2018年才落实资金 ,看到县政府下达的指标资金文件的当天村民都不敢相信,几十年百姓盼望修建的路终将实现,曾德胜心情也很激动,当时就对村支书记说,修这条路是自己最大的愿望,已实现,也许是自己为村民办的最后一件好事了。路修通后,村民家庭农庄、产业园区新建了几十个 ,同时又通上电。2021年驻村最后的几个月,曾德胜常常自己慢步这条路上,一遍绿洲。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脱贫致富的典型
2017年省物价局帮扶珠宝岭深度贫困户冯宗文养猪产业。
珠宝岭因病致贫的深度贫困户冯宗文和王春红(爱人冯宗兴已过世)两户,冯宗文和冯宗兴(当时患脑血痊)是兄弟,2015年7月曾德胜驻村后到他们家走访,发现两家十口人同住一间建了几十年的破屋,为了帮助他们两家走岀困境,曾德胜找本单位省物价局安排资金近10万,加上县、镇的建房补助共筹资20万,分别为他两家建起各100平方的楼房,2016年下半年他们喜迁新居,接着又从派岀单位安排两万元分别为他们建起养猪栏,并发猪苗,2016年至2019年,两家养猪每年收入近两万元,加上养牛等其他种植业收入每户年有收入1万元,还有村委会安排冯宗文爱人和冯宗兴爱人王春红参加公益岗位务工,每人每月工资1216元,2018年王春红两个儿子长大后也外岀海口务工,2019年之后两家的人均年收入已达万元,提前2年进入小康生活。经过曾德胜和驻点帮扶单位数年的帮扶两家均分别种上20多亩槟榔、奇楠沉香、橡胶等长期作物 ,进一步巩固了脱贫基础,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两家的脱贫,为村其他贫困户起了示范、辐射作用,冯宗文多次参加新闻访谈,他表示没有政府的扶贫工作队和曾德胜书记的帮助,就没有今天他家的三保障小康生活,他家永世不忘党的恩情。
用汗水凝聚成的脱贫攻坚成果
珠宝岭新建的党建会议室庄严肃穆
曾德胜总结了他六年用汗水凝聚成的脱贫攻坚成果:(一)2015年到2019年脱贫攻坚珠宝岭共投入村庄发展和帮扶资金3500万元 。一是珠宝岭列入”百镇千村工程”投入人居环境整治1000万元。二是引入林业绿化宝岛资金60万绿化村庄,建设珠宝岭公共活动场所绿化风景区、果树;三是完成”三纵五横“村道或生产道路建设工程;四是建设小康村庄实现“八个覆盖”1.路灯五个自然村全覆盖、2.四类人群危房改造全覆盖、3.四类人员产业帮扶全覆盖、4.供水与电力保障全覆盖、5.卫生清运机制健全与保洁服务保障全覆盖、6.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与活动场所保障功能全覆盖。7.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系统全覆盖。8.供水(饮水安全)与供电服务保障全覆盖。
(二)是加强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珠宝岭村党支部议事规则》《珠宝岭村党支部2017-2019年度组织活动计划》《党支部党员言行举止行为规范》《村规民约》等制度,进一步增强珠宝岭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2020年12月珠宝岭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镇。二是完善村党支部活动阵地。争取澄迈县委组织部示范点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建设一幢3层近4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从澄迈县住建部门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0万元,投入办公区周边配套活动场地建设;争取派出单位海南省物价局资金2万元,硬化停车场地;争取县文体部门资金40万元,投资建设1个新文化室和1个新篮球运动场;争取到县政协10万元扩建村委会办公室和硬化停车场,使珠宝岭村级活动场所焕然一新,成为村里党员群众议事中心、活动中心、文体中心。同时,争取省价格认证中心配备3台办公用电脑,更换办公设备配置,办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更好服务珠宝岭村群众。
(三)注重抓脱贫攻坚成效,使珠宝岭成为美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一是做好水网改造工作。协调澄迈县水务局争取160万元修建了1座水库、3口山塘,解决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业用水问题。争取到澄迈县水务局投资100万元,建设5个自然村自来水供水系统工程,实现全村自来水供水全覆盖。二是做好电网改造工作。争取省物价局价格处出面协调省电网公司及澄迈供电部门,投入12万元,新立11根新电线杆。三是做好路网改造工作。争取县公路交通部门调剂岀60万打通了珠宝岭两个自然村相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加上县扶贫办安排的整村推进100万元专项资金,硬化了5个自然村村巷通道,实现珠宝岭村巷硬化零突破。四是做好绿化建设工作。从澄迈县林业局争取到60万元绿化宝岛资金,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公共绿地公园,种植凤凰树、三角梅、鸡蛋红等十多种景观树,作为村中心生态休闲观光公园。从澄迈林业部门争取沉香苗2万株,海南省物价局协调安排5.5万元产业资金扶持,加上村民投资,已建成一个占地100亩的生态农业庄园。
(四)注重抓产业扶贫,为实现珠宝岭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一是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建成100亩的沉香种植、育苗基地,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珠宝岭等村庄已种上5千多亩沿香。同时争取海南省物价局11.6万元帮扶资金,发展牛大力产业和扩大林下各类饲养业。完成贫困村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种植台湾凤梨100亩,养母鸭3000只,已日产鸭蛋2500个。(四)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产业和三保障一安一安全帮扶,珠宝岭2020年至今无新增或返贫和边缘户。2020年第一书记引资80万修了3.1公里高压生产用电,立项引资192万在村中央修复山塘生态系统。再是从省发改委安排14.5成无购买奇楠沉香苗和槟榔苗发给49户建档户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
省发改委和澄迈县医保局(省挂点、县包点扶贫单位)联合举办珠宝岭扶贫消费活动。
曾德胜最后对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一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治理标准。二是实现村空裸地全面种植或草地绿化。三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弱势群众三保障帮扶。四是抓好村集体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引进海南特色产业加工业,带动就业和村集体产业增收。五是加大六治和乡风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引导,实现文化人才组织振兴。 六是配合村三委做好新农保、农村养老、橡胶保险、返贫风险保险缴费及事后服务工作。建立公益岗、脱贫人口外岀就业台账等工作。
据悉, 珠宝岭五个自然村,364户人口1600人 多,地处澄迈县南部与定安县及屯昌县交界三角地带,脱贫攻坚完善五网基础设施之后,村民回乡创业和各类经济建设成效或建筑务工收入增长明显,根据村”两委”调查统计(或估算)全村2018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12户建档立卡脱贫户产值有4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近1.5万元。比2015年驻村时不足8000元 ,增长接近翻番。建档立卡脱贫户驻村之时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现达到8000元,且住房已全覆盖,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2015-2016年度珠宝岭村党支部先后被省委、县委、镇委三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2017年度村党支部被县委、镇委二级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七星级党支部,曾德胜被县委授予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公务员,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脱贫攻坚贡献奖”。2021年评为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责任编辑罗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