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谷雨) 当前,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数字层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认为,信息化的下一个阶段就是数字化,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的主要形态之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即通过实现数据的本体化、标准化、一体化,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由“万物互联”向“万物数联”演进。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毛嘉伟 摄
构建全要素感知体系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
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不包括感知层,近两年中国电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对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感知统一起来。
怎么统一?熊群力认为核心是数据层面的统一,就是把所有的数据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定义、统一的规范整理出来。不管是感知的物体温度、运动速度、形态,还是运动过程,都能够用数据群组表现。当数据之间实现处理、融合、交换,数据就变成了一种生产要素。
熊群力认为,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首先各方在理念上、认识上必须更进一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内,构建全要素的感知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平台,实现感知、传输、存储、开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增值应用,助力政府提供更具价值的公共服务,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
在推进示范应用方面,熊群力介绍说,中国电科积极与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合作,比如联合上海市在嘉定区开展试点,大力推进“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推动城市数字转型和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 开放创新激发数字化活力
数据是智慧社会的核心要素,已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基础性资源。
“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熊群力认为,大数据的应用过程虽然漫长,但前景广阔。数据的应用要从行业入手,要对行业本身与经济相关的所有关联数据进行大据分析和处理,才能更好地助力政府提供更具价值的公共服务,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熊群力表示,巨大的应用需求是中国大数据应用创新的重要动力。目前,中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大数据相关应用,并且在数据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他以贵州应用大数据的情况为例说,在高速路上用大数据寻找某一个塌方段的伤亡的情况,不管有什么车辆,还是有什么人员,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很快就可以找到。
熊群力表示,中国发展大数据的理念和认识比较超前,提出数字经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但具体到大数据技术方面,在数据基本算法、工具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他建议,要通过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活力,通过国际间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从而推动大数据创新发展,激发数字化社会创新活力。
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科学关系紧密,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在应用领域,中国已经走在前列,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熊群力认为,中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比较薄弱,未来应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整体布局、统筹规划。
具体到中国电科来说,熊群力表示,近些年企业加大了在基础领域的布局,甚至进入到材料、底层科学技术的研究中。此外,中国电科还不断加强系统性布局。“我们虽然是一个集团,但是各个成员单位有各自的科研方向、科研内容,我们要加强内部的整合,形成系统,形成体系。”熊群力说,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中国电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希望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对增强人民福祉具有积极作用。熊群力说,中国电科未来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投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