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资讯

北京平谷三白山甘棠生态园采风

2019-04-25 21:17:09 来源: 中国新闻杂志社 作者:
摘要:北京平谷三白山甘棠生态园采风

本网记者 黄春波 叶思佳

   1.jpg

            四月二十三日,北京音乐艺术家及音乐爱好人士50多人,到北京平谷三白山甘棠生态园采风。他(她)们首先参观了山区放养的羊群,这些山羊吃山草,喝山泉水,毛色铮亮,肉质鲜美,烤全羊是这里的一道保守美味。山上饲养的鸡又叫“凤凰鸡”,吃草籽,捉小虫,喂酵素,肉质鲜嫩,回味无穷。还有这里的孔雀,见了客人就开屏。还有美国的火鸡,“咕咕,咕咕”的叫声非常优美,象是用英语在和你交流。
    QQ截图20190425212931.jpg

  这里有六十棵甘棠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其冠如伞,其根如盘。甘棠树又叫廉洁奉公树,是勤政为民的的象征。西周时期的邵公,经常在甘棠树下办案,公正廉明,爱民如子,他一生扶助了四代君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绘就了“成康盛世”,后人又叫甘棠遗爱。
    QQ截图20190425213009.jpg

  文艺节目也丰富多彩,有二胡、小提琴、手拉风琴等乐器。艺术家们个个多才多艺,表演了舞蹈、歌曲、器乐独凑等节目。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三白山的风给了他们勇气,甘棠树的魂给了他们灵感,他们非常珍惜这次活动的享受,下次一定还会再来。 (邵建军)

   甘棠树下合影,本网记者 春波、叶思佳(右三、四)花鸟画家刘凤池(左一)与平谷邵氏宗亲邵建军.jpg

 甘棠树下合影,本网记者 春波、叶思佳(右三、四)花鸟画家刘凤池(左一)与平谷邵氏宗亲邵建军               

  甘棠遗爱
  《诗经》里有《甘棠》诗一首,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翻译成现代话: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伤,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动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成语故事
出自《诗经·周南》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他走了之后,老百姓十分怀念他,说:"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不仅到我们百姓中来,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办完了公,也不吃我们老百姓的东西,也不喝我们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他这样的话,不就太好了吗?"由于百姓非常怀念他,所以不许任何人动他曾经办公过的那棵甘棠树。《诗经》里有一段描述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么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小树苗。由于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这些甘棠树还没长成大树的时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伤了它的树枝,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就是说要把甘棠树好好养着,别让它枯死了。为什么?因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经在这个地方休息过。第三句,说"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地侍弄这树,因为"召伯所说","说"在古时就是住宿,就是说召公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从《诗经》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召伯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在基层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过认真替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留下了这条成语。
  召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名臣。在周王朝兴盛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尚书·召诰》以及司马迁《史记》的个别篇章我们可以知道:召公奭乃文王之庶子。在兴周灭商的斗争中,他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要人物。他循行南国,布文王之化;结交盟国,争取人心,为伐纣灭商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武王即位后,召公与姜尚、周公旦等一起帮助武王完成了讨伐殷纣的大业,建立起强大的周王朝。之后,他奉命释放了被囚禁的殷商逸民箕子,受封于燕。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代行政事,召公为太保,治理自陕(今河南陕县)以西的广大区域。周公归政后召公奉成王之命营建东都洛邑。洛邑建成,召公在洛河岸边作《召诰》昭示天下。适淮夷和奄国发动叛乱,周公、召公带兵讨伐,消灭了奄国,稳定了东方。成王临终前托付召公、毕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后,召公在先王庙中告诫太子钊要"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立钊为康王。
  可见,召公是周朝初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股竑重臣,为建立、稳定、巩固西周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部),位列三公,故称召公;又因他曾与周公旦辅佐成王,"作上公,为二伯",故又称召伯。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又有人称之为燕召公。
  召公以德治国,为完善和发展周礼做了大量工作,历史上有名的"甘棠遗爱"就是召公德治思想的最有力见证。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
  "甘棠遗爱"这一千古佳话,在周王朝发祥地岐山境内得到许多实物的佐证。今岐山县城西南十里许的刘家塬村有召公祠,祠内有甘棠树及慈禧太后题、光绪皇帝御赐"甘棠遗爱"匾额一块。乡老皆言祠内之古甘棠乃《诗经·甘棠》一诗所咏之树。周公庙内尚存一高230厘米、宽74厘米、厚15厘米的石碑。该碑是清道光25年春岐山县令李文瀚在召公祠观赏甘棠开花绘成一幅图后经邑人武澄勒石而成,上刻有甘棠图案、"召伯甘棠图"五个篆字及《甘棠图记》草书。"甘棠远荫"为岐山八景之一。另外翻阅历史、地理典籍《括地志》、《水经注》、《史记索隐》、《诗集传》及《岐山县志》,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几千年来,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其中尤以薛成兑的七绝《召伯甘棠》流传甚广,诗云:"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编辑/春波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