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中秋养生缉聚谈
中秋养生。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举杯邀明月,千里共女婵娟。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花好月圆时。天气劲急,地气清宁,坤气紫紫,豪气雄雄。秋,仲秋秋三月,是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以中秋作为气候转化分界。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而中秋佳节来临,亲友团聚,赏月共饮,难免饮食不节,肠胃内伤;而秋季阳气逐渐收敛隐藏,阴气逐渐生长起来,气候由热转寒,燥邪盛行,阴气始下;同时秋气收敛,在志为悲,其情志性疾病易多发生。借力专家专门家行家视角共识,一起了解中秋时节如何养生,养好生养人生,团团圆圆健健康康度秋度中秋佳节。
悉秋知之仲秋中秋养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季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保持"容平"的心态。中秋养生《四气调神大论》讲述秋季养生总纲,即“容平”。人体应该从夏季疏泄外发的状态,调整到内收平定的状态,在面对从夏季一派繁盛到秋季万物逐渐凋零的景象也能保持一个宽容、平和的心态。不应产生如《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绪,勿因悲忧伤了肺气,因为秋季万物虽然凋蔽,但生机已然收藏进了果实,应当看到万物生生不息的希望。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秋季天高云淡,可适当参加一些郊游,或登高望远,有助缓解悲忧的情绪。切切切切。即:
一一防"秋燥"。中秋养生秋季应特别注意防“秋燥”。燥为秋季主气,这是自然界生息循环的规律,夏季炎热多雨有利于作物繁茂生长,而秋季的干燥与肃杀则有利于果实成熟采收。《医门法律》中说“秋伤于燥”,若燥气太过则为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可见鼻干、咽干、口干、干咳等症状,根据寒热不同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如果夏季津液耗损过多,秋季津液收敛不足,则会出现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手足心燥热等“内燥”症状。秋季茶饮方配方:麦冬、枸杞、百合、大枣、菊花,可养肺、胃、肝、肾之阴,润燥生津,清心安神,轻疏燥邪。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一茶配多味,多味和合卫卫人健生。
一一预防感冒。古语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不要急着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容易出汗,出汗吹风,容易着凉,更易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伤风感冒症状。秋天适合适当的冻一冻。但年老体弱者,还需及时加衣保暖。同时,双手合掌,对搓时两手的“大鱼际”应贴合,以搓得双手发热为度。亦可一手固定不动,另一手对其搓动。再两手上下交替互擦1-2分钟,这样可促进“大鱼际”得血液循环、疏通脉穴、强化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提高免疫能力;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的习惯,适度散步、打球、练拳、习剑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发生。
一一预防腹泻胃痛。在所有节后综合征中,肠胃问题是人们的最大困扰。一方面大鱼大肉、酒水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另一方面,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又让肠胃饱经摧残,容易出现各种肠胃问题,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知悉早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节后最易多喝粥和汤,蔬菜可以做成粥,这样不仅能补充纤维素、呵护肠胃、滋养津液,而且还利于排毒。早喝玉竹粥、生地粥、花生粥、百枣莲子银杏粥等。
一一预防便秘、上火。秋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从中医角度上讲,这个季节燥邪旺盛很容易侵犯人体。“一旦燥邪入侵,会导致人体津液耗损,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溃疡、流鼻血、牙痛、便秘等症状,即中医所说的上火”。应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同时,应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喜欢喝茶的人,可以多喝绿茶,有清火的功效。需特别提醒的是,预防上火或者已经上火,都应该多喝水,以白开水为佳,也可以冲调蜂蜜水,淡饮水等饮用,成年人每天以8杯水为基本饮水量。古语所以言“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光喝白开水,水分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还可防止因秋燥引起便秘。
一一预防秋乏。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另外,入秋后,因夏天过度的消耗未能及时补偿,人体常出现浑身酥软、精神疲惫、饮食不化、睡意绵绵等“秋乏”表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其“早卧”顺应阴精收藏养“收”气;“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上班一族,午睡亦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中午小睡片刻,不但可以恢复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秋季运动可多选择一些户外有氧运动,比如户外慢跑、登山等。慢跑可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动脉硬化等。
一一饮食调养。中秋养生秋季既要尽量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韭菜、大蒜等;又要少食凉性食物,谨记“秋瓜坏肚”。秋季可以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冰糖雪梨羮、杏仁粳米粥、百合冬瓜汤等,同时可适量多吃芝麻、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鸭肉、乳品等柔润食物。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会损害健康。糖尿病患者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成年人过量食用月饼也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月饼不宜久存,应避免油脂氧化,馅料腐败变质,要详细阅读保质期及储存方法,尽快食用。同时坚持宜少不宜多,宜鲜不久放,宜配不宜单,宜副不宜主的守则而为。中秋为易患泻痢之时,饮食不宜过于油腻生冷,生冷、油腻易伤脾胃,导致泻痢之症。适量品尝月饼月饼虽美味,但高糖、高油脂的特点需注意适量食用。可选择低糖或无糖版本,搭配绿茶或菊花茶,既解腻又助消化;清淡为主。节日餐桌上,不妨多准备些清蒸、炖煮的菜肴,减少油腻,增加蔬菜与粗粮的比例,保持营养均衡;阴润燥。中秋时节,气候逐渐干燥,可多食用百合、银耳、莲子等滋阴润肺的食物,滋养身体,缓解秋燥。多些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红薯、莲藕、竹笋等食物。
一一起居调养。中秋养生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初秋气温较热易感温燥,深秋天气较为寒冷易感凉燥,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且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这是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秋冻”并不是单纯的“遇冷少穿衣”,而是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需要适当地增衣,以凉而不寒为宜。秋季宜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一般立秋晚10点入睡,早晨6点起床为宜,既顺应阳气收敛,又能舒展肺气。
一一情绪调节。赏月怡情,心态平和。中秋佳节是团圆的节日,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悲伤或兴奋。可以通过赏月或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登高,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调节情绪,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秋季易使人产生悲伤情绪,耗伤肺气。可喝些玫瑰花茶、莲子茶等具有清肝解郁作用的花草茶,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保持一颗平常心,避免过度兴奋或悲伤,维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情绪调节平和心态。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每一刻,分享快乐,传递温暖,有助于心理健康。节日期间,不妨放慢脚步,远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通过阅读、冥想或听轻音乐等方式,让心灵得到放松与滋养。扬传统习俗,身心休养。如,赏月怡情:中秋之夜,与家人一同赏月,不仅增进情感交流,还能在宁静的夜晚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有利于心灵的宁静与放松。同饮桂花香茗:桂花盛开之际,泡一壶桂花茶,香气四溢,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等等。
一一运动调养养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中秋时节气候宜人,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八段锦等适量运动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切记不可过度运动,以免出汗过多,耗伤阳气。登山是中秋时节最适宜的运动之一。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享受大自然美景,使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同时,行穴位调养,行佳节养生之道。即:补元气∽关元穴。肚脐眼下3寸(约四指并拢的宽度);保卫气∽柱穴。位于人体背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提高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免疫力;补阴水-三阴交。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约四指并拢的宽度)。滋阴补水,帮助女性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调畅情志∽膻中穴。胸口之间,平第四肋间隙。宁心安神、开胸除闷,调理气机。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所指处。主泻心火热、安定心神,调节失眠、心痛烦闷、精神不济。动调一健身心。
悉史知古今,古今承继识之度之,乐之健之,承之创之…。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佳节,在绵延千年的传承里,早已融合了时令、饮食、医药、民俗文化等多元素,成为蕴含“中国味”的符号与象征。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从中医节气来讲,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气温逐渐转凉,万物也随着寒气而逐渐萧条,人体的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免疫力低的人,此时早晚温差大,蚊虫等及各类细菌、病毒仍十分活跃,稍有不慎,即可致病邪趁虚而入,故身体最需要保养。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节日:千年月圆,千载情思。圆也中秋,念也中秋。愿今宵多喜乐,不负明月更美好,喜中团圆,养生保健,中秋生活养生,团圆康宁和合,以团圆和谐,弘扬承继,雍喜乐、吻康宁。共赏诗以度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陈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