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李建的痴心与执着

2021-05-05 09:38:36 来源: 中国新闻杂志社 作者:
摘要: 中国新闻杂志社记者 华 娟 人物名片:李建,1974年生于新疆独山子。多年来,对陶瓷艺术有着独特的痴迷与执着。2015年版画作品“关于烟”入展“江西省第十六届

  中国新闻杂志社记者   

 

 

人物名片李建1974年生于新疆独山子。多年来,对陶瓷艺术有着独特的痴迷与执着。2015年版画作品“关于烟”入展“江西省第十六届版画展”2016年陶板“叶系列”入展“江西省第九届青年美术作品展”2016年接受《中国陶瓷画刊》青春空间青年艺术家专访2017年柴烧陶艺系列作品“石器时代”在《中国陶瓷画刊》发表2017年“不寻常的偶然”柴烧陶艺作品展在南昌大学南院艺贝派空间举办2018年同济大学中国文化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培训班”结业2018年入展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千瓷百态”艺术展2019年柴烧陶艺系列作品“石器时代”入选江西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现为南昌市文化馆理事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文化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成员

李建和导师沛雪立在其工作室合影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李建原本有着让相当一部分人羡慕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与生活。但他倾心于传统工艺,尤其是柴烧陶艺。惟愿其工作室能够经他之手打造成集陶艺、瓷画、版画、油画等一体的纯手工技艺体验馆。日前,南昌市青山湖大道8090梦工厂文创园区李建就在属于他个人的“艺贝派美学空间”,向记者讲述了他对陶艺的痴心与执着

冥冥中命中注定的陶艺之

记者当初你是怎么想到选择学习陶艺的?

李建:说起我与陶艺的渊源,有点无序却又好像是命中注定的事。我其实从事过很多工作,做过酒店的食品雕刻师、调酒师从事过报社的美术编辑和平面设计师开过电脑培训班最后做了八年的商业策划推广。后来已经对朝九晚五,一切按部就班的工作感到了疲倦,感觉自己就像一颗机器上的零件,机械的运转着。

人生的机遇总是在一转角出现。早在2013年底,我与阔别15年,刚从苏州回南昌探亲的沛雪立老师重逢。在聊到对艺术的感受,尤其是欣赏老师这些年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成果后,不期而然激起了心中对艺术梦想的憧憬。也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向,由此荣幸成为沛雪立老师的关门弟子。从此以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味地跟着老师学习陶艺,主要研究现代艺术观念下的柴烧技术与艺术。

记者2013年开始,你是怎么慢慢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期间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过程?

李建:这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老师建议下,我读了很多书,包括世界史、中外美术史、中国陶艺史、哲学、艺术的起源等等。一边是集中式的阅读和笔记,一边不断的整理学习资料,努力构建对艺术的理解框架。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经过不断探索性的创作和尝试,从自己创作两千件陶艺作品艺术思想的表达、艺术造型的设计、更有柴烧陶艺肌理变化不断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体系。与此同时还积极与业内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吸纳各种艺术元素,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多元化和创新,不断积累,反复充电

                         在陶艺世界里找到自我

记者在创作初期有相当一部分版画作品,这种创作过程对于你的整体艺术思想和创作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李建:我觉得美是没有界限的因为对版画的爱好,所以我在创作初期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泥板为主。2016年,我的陶板作品叶系列参加江西省第九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并入展。2017年,我的柴烧陶艺系列作品石器时代在《中国陶瓷画刊》正式发表。通过这种过渡,其实这也让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艺术创作的实质更多的是创作者本我体现,是自由的,不羁的,凝结着纯净的向美精神。创作需要灵感迸发,一瞬间的偶发,是对事物的一种感悟,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喜欢到大自然中去体会观察和冥想,在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随心所欲的对各种事物进行融合与思考。不同信息片段的打乱和重新排序,触发一种不寻常且偶然生发的感觉。

记者:你说你喜欢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那么你创作的作品是不是都蕴含自然元素在其中?

李建:这个是必须的。2017年底,我的不寻常的偶然柴烧陶艺作品展在南昌大学举办。此次展览,作品主要以远古时代作背景,探究艺术与文明同源的表达理念,对远古时代人类使用石器生活生产工具的形态,结合柴烧自然落灰肌理变化,来表现旧石器系列陶艺作品。作品寻求的是就是一种自然、朴拙的美。同时,还展出了叶系列陶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认为叶是一种天然而朴素的表达介质。一颗种子,落入土中,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到落叶归根,最终一片片干枯的树叶入泥土之中,完成一次生命的轮回,每一环年轮的增长,每一叶的凋零,都蕴含着生命中最为自然的美……

记者你觉得陶艺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你在其中收获了什么?

李建:每次创作的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有不同的收获。陶泥柔润且可塑性极强,我在创作,双手都能深切感受到泥料的呼应,有时如水一样柔和顺滑,因力而顺势变化,产生阴柔之美有时又具有强劲的回弹及张力,造型粗犷刚直。在陶艺的世界里,我就像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肆意撒野,快意挥洒着思想的火花,把内心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都通过作品尽情表

记者你觉得自己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的?

李建:我在创作中追求的是简约、自然、原始、古朴,沉迷观察自然中点点滴滴的美。秋日满地的落叶会触动我的神经,山间潺潺流水更会拨动着我的心弦看海浪翻滚的样子,听风起雨落的声音。在自然中感悟和冥想,探寻远古时代人类发现和追求美的过程,寻找和感应最接近自然的美。

我有个梦想,想在这里将工作打造成集陶艺、瓷画、版画、油画等一体的纯手工技艺体验馆”采访结束时李建说,这座艺术体验馆收藏诸如石器系列叶系列痕系列山系列水系列浪系列等陶艺作品,观者都可从中感受到自然、原始的力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建对陶艺的痴心与执着,将伴随他理想,步入其作品创作的颠峰时期,继续以他神奇而灵巧的双手,为大国工匠铸就新的辉煌再添异彩!

 

浪系列之一  39×宽10×高4cm

  浪系列之二 21×宽6×高5cm

 

落痕系列之一 40×宽8cm

  落痕系列之二 34×宽8cm

山系列之一  47×宽15×高9cm

山系列之一   36×宽11×高13cm

水系列之一  37×宽10cm

 

 

水系列之二  31×宽12cm

 

叶系列之一  32×宽15cm

 

叶系列之二 42×宽10cm

 

隙系列 18×宽12cm

 

 

面具 20×高17cm

QQ截图20210504162733.jpg 

绞胎花瓶 30×外直径7cm                方器系列 22×宽6cm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