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资讯

郑务善保守密秘七十年 解放战争打到抗美援朝

2021-05-14 08:42:39 来源: 中国新闻杂志社 作者: 罗永松
摘要: 郑务善保守密秘七十年 解放战争打到抗美援朝 罗永松 你把信放到我办公桌上就可以走了"从卧室里传出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邓小平的声音,“你是怎么进来的呢,怎么没人陪你进

 

 

你把信放到我办公桌上就可以走了"从卧室里传出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邓小平的声音,“你是怎么进来的呢,怎么没人陪你进来呀"。报告首长,刘部长要我送一封亲笔信亲手交到您手上,我刚才进您客厅时没有人,我还有紧急任务要回去,所以直接走进来送信了。中央宣传部领导警卫员郑务善用洪亮的声音回答后,按照邓部长的指示把信放到了办公桌上,然后向首长告别离开了客厅。郑务善回忆说,那是1954年5月份的事,当时他给中央宣传部领导当警卫员,他经常跟首长参加会议,中央领导人大部分都认识他,有重要的信件和文件都让他直接送给其他首长。那次他给时任组织部长邓小平送信时,大门口门哨兵认识他没有拦他就直接进去了,客厅门口也没有人,他还有其他任务要赶回去,所以在客厅门口喊了一句报告,就直接进去了,时任邓小平部长在客厅里面的卧室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询问他怎么进去的。郑务善心有余悸匆匆忙忙骑着自行车,碰到电动车轨上的车摔了一跤,只是没有受伤。

 

神枪手百发百中 对党绝对忠诚保密七十年

郑务善说,他给中央领导人当警卫员时,是中国当时唯一配三把手枪的警卫员。一把是美国式卡兵枪,可装十发子弹,最远杀伤力射程是一百米,是手枪里面的威力之王。第二把是德国的快慢枪,可装十发子弹,预备子弹二十发,有效杀伤距离是五十米,在手枪中排第二名。第三把枪是一支白色的左轮手枪,可以连续射击五枪,预备子弹二十发。郑务善很自信的说,他的枪法在一百米之内是百发百中,这项射击绝技是他苦练出来的。他有专门练习射击的方法,先要练眼功,把眼功练好了,才去练感觉,练手感和眼感,真正射击高手是不要去瞄准的,只要眼看到哪里打到哪里,全凭感觉,手起即发射必定击中。说实在话,他在古代,他就是御林军中的大内高手,没有两把刷子,中央领导人是不会找他做警卫员的。尤其是中美朝谈判时,他是安保主要负责人之一。尤其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郑务善的保密工作是非常严格的,近七十年过去了,中央规定保密期限早已过去,曾经的中央领导人都早已去世,他居然连枕边人妻子都没有提起过,他的几个儿女都不知道,说明郑务善对党对人民是绝对忠诚的。接着,他对自己人生经历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回忆。

 参军打仗 解放太原解放大西北

1948年底,年仅18岁的郑务善加入了彭德怀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并成为了第三师先锋支队的一员。“参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代县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军事训练。训练一结束,郑务善就投入到了战斗中。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我军集结了3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师,1300余门火炮,连同中央军委补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义部改编的4个师,25万人对太原形成合围之势,太原战役即将打响,郑务善所在的第一野战军第三师也在其中。“战斗很惨烈,从3月底一直到4月24日战役结束,我军全歼守敌13余万人、民团8万,也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郑务善说。

 

回想起太原战役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郑务善说,在太原战役中,自己所在的第三师先锋支队负责攻打国民党把守的六头机场,在战斗中遭到了国民党部队的顽强抵抗,在我军和敌军的来回争夺中战斗整整进行了三天三夜。“那是我参加的第一场战斗,真正见识了战争的惨烈,虽然我们最后攻占了六头机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很多和自己年级相仿的战友再也没有站起来,自己当时的状态是笑也笑不出来,哭也哭不出来。”回想起战斗的过程郑务善陷入了沉默,往昔的场景涌上心头。

在解放太原后,郑务善所在的部队进行原地休整,在休整的过程中,郑务善一边做好投入下一场战斗的准备,一边积极申请向党组织靠拢。“也就是在休整的那一个月里,我积极申请入党并成功的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郑务善说,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入党、继续战斗、继续冲锋,解放更多城市。

 

在结束休整后,郑务善和部队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挺进大西北,解放青海、解放兰州。由于郑务善在太原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在出发前,郑务善被委以重任,成为了第一野战军第一师2团炮营5连的排长,继续战斗。兰州战役是当年第一野战军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兰州战役消灭了马步芳集团的主力,使西北其他反动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打通了进军青海、河西走廊等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郑务善带领一个排的士兵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负责打击敌方坦克等重武器,直至1949年9月,青海解放,郑务善参与的战斗才告一段落,而他也为解放兰州、解放青海立下了战功。

抗美援朝 圆满归来

解放大西北后一年,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郑务善迎来了新的任务,成了野战军第一军第一师首长的警卫。这段三年的警卫工作也给郑务善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后来前往朝鲜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1953年12月,郑务善再次接到命令前往中央保卫部接受训练,并在北京给中央宣传领导当警卫。为即将跟随谈判代表团前往朝鲜做好准备。在当年的7月27日,双方已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结束。但战争的后续战俘处置等工作仍需处理。而郑务善也正是需要跟随代表团前往朝鲜板门店做好谈判代表团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工作也一点都不必打仗轻松,我们需要时时提防敌特分子的威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说起当年在朝鲜的保卫工作,郑务善如是说。为保卫代表团首长安全,郑务善和其他四名战友们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周围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和反常现象,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任何危险。而由于之前的战斗和警卫经历也练就了郑务善的一双火眼精金。“经历过的人你就会发现,敌特分子和常人还是有所不同,你能从他的肢体语言和神态中发现一二,及时躲避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切保首长生命安全。”在革命年代,这样的保卫工作一干就是五年,郑务善也在朝鲜待了五年,精神时刻属于紧绷状态,生怕出现一点差错。直至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郑务善也才跟着首长和大部队返回了祖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在朝鲜的保卫任务。 

北上黑龙江 支持边疆建设

回到祖国后不久,从军整整十年的郑务善复原留在了东北接受组织安排到了黑龙江祖国边陲的建筑工程团支持边疆建设。“转业后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不变的永远都是一颗与祖国共进退的心。”郑务善说,到建筑工程团的几年里刚好赶上大跃进,那时有时候一天要干20个小时,大家没日没夜的干,一起修水库、搞糖厂、建水泥厂。说起对那时的记忆,郑务善说,每天除了没日没夜的干,还有就是饿,对饥饿的记忆占据了很大篇幅,时常饿得饥肠辘辘,但他无怨无悔,在他看来,这也是国家建设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熬过去就好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干,国家和民族的以后总会更好。

 

南下海南 默默耕耘

1961年12月,在祖国边陲的建筑工程团苦干四年后的郑务善再次接到了新的命令。这时,正赶上祖国南北干部大对调,郑务善作为北方干部的一员,通过对调携爱人和孩子来到了白沙牙叉农场,自此,郑务善生命里的每一天都与这座山城密不可分。“从祖国的最北方到最南方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1961年底刚到白沙时除了一间办公室是瓦房,那会儿全白沙都是茅草房。”谈起1961年初到白沙的第一印象郑务善仍记忆犹新。为了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郑务善白天和大家一起发展生产,从种水稻、种菜、养猪一直到后来的一起种橡胶,为了发展生产大家一起拼了命的干。“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还是党员最不怕苦不怕累,就是干。”郑务善说,白天干完活晚上回来还要自己盖茅草房,解决住宿问题。就这样,一干又是十多年,虽然后来日子慢慢地有了改善,但印在他心头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念头却从来没有松动过。从牙叉农场普通干部到供销科长再到工会副主席,郑务善也见证了白沙和农垦事业发展的历程。直到1978年,郑务善正式离休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奋斗了大半辈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应该到了歇歇脚的时候。但郑务善却不这么想,离休后,作为老党员的郑务善又主动请缨担任牙叉农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在新的舞台上组织农场的老干部们一起学习、读书、开展文体活动、关心关爱下一代农场子弟,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年事已高赋闲在家的郑务善还是不忘自己的军人和党员本色,总会每月按时缴纳党费,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和报纸了解时事动态。“看着国家和民族日益繁荣昌盛就是最开心的事。”郑务善笑着说。

 郑务善所荣获的奖章和奖状无数

在郑务善家里,还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个小盒子和大袋子,那是他的小宝库,里面装满了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改革开放一路走来自己所荣获的各种奖章和奖状。郑务善小心翼翼的打开小宝库,拿出一张张奖状和纪念章向我们述说着革命历史和每一枚奖章背后的故事,里面部队的立功奖章,为解放全国立下赫赫战功,为抗美援朝保卫首长的安全做出贡献,他还获得了五十年共产党员优秀奖,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个人奖等等,郑务善获得了如此多的奖章,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也功不灭,为中央领导人贴身警卫也默默付出,七十年保守党的秘密,不图名不求利,这样的伟大精神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人物介绍:郑务善,男,汉族,生于1929年6月6日,祖籍山西省武台县豆村乡潘家岭村人。1948年5月参军,山西新通支队改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三师政治主任邓乙真当警卫员二年,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去朝鲜巫山干部学校学习一年,1951年入朝,1953年参加中朝美的谈判团,负责首长们的安全保卫工作,1954年初调回北京担任中央宣传部领导警卫员二年,1956年任命为志愿军第一军一师二团炮兵营五七0连担任排长,1958年转业到黑龙江北大荒搞建设工作三年,1961年12月1日被派到海南农垦局白沙县牙叉农场当连队指导员,1977年当供销科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到1984年退休至今。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