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资讯

陈武英忠心耿耿干革命 习仲勋平反地方主义功不可灭

2021-08-25 20:01:45 来源: 中国新闻杂志社 作者:
摘要: 陈武英忠心耿耿干革命 习仲勋平反地方主义功不可灭本网记者 罗永松 陈武英,原名陈元钰,1914年出生在海南琼海市嘉积镇桥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1936年7月加人中

 陈武英忠心耿耿革命 习仲勋平反地方主义不可灭

本网记者 罗永松

 

陈武英,原名陈元钰,1914年出生在海南琼海市嘉积镇桥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革命,1936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0年至1933年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琼东县第一区委会担任宣传委员,1933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度过5年铁窗生活。1938年出狱后至1949年下半年,先后担任琼崖纵队连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支队政治委员、副支队长、支(团)队长、总(师)队长等职,1949年下半年至1950年任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保安厅厅长。海南解放后任海南行政公署农林处处长、国营兴隆农场场长、海南行政公署华侨事务局局长、海南行政公署水利处处长、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1958年反地方主义时蒙受冤枉,降职降级下放到海南松涛水利工程段工作,任段政工办公室主任,1958年后至1973年6月在松涛水利工程局工务处任副处长、松涛水利工程局副局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给予平反。1980年4月任海南行政区公署顾问,1981年9月离休。离休后还积极参加编写党史,军史等工作。1989年3月18日,因病在海口去逝。

 

2021年8月,陈武英的女儿陈超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父亲一生忠心耿耿干革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解放海南岛,以及海南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海南后,反地方主义事件受到连累,多亏习仲勋书记顶着巨大的压力,于1983年正式平反了海南的地方主义,为很多老革命家伸了冤,立下了不朽功勋,我们都很感激习仲勋书记。接着,陈超平讲了父亲革命生涯中的感人故事。

 

田头岭伏击日本鬼子成功,消灭日军二十九人。

 

1942年6月的一天,陈武英到乐万县三区委驻地了解到,万乐县龙滚墟的日军要在三头埇新建一个据点,每天派二三十名鬼子兵押着群众到根据地的田头村拆房拆瓦,以及木头运去三头埇建炮楼。陈武英立即派人回部队调兵,叫三区委给部队做好饭,然后跟区委的同志赶到田头村考察地形。田头村就在三头埇至六连岭中间的公路旁边,但公路两边的灌木林已经被敌人砍光,不好打伏击。但田头村后面有一个叫田头岭的山坡,两边有灌木林,有四五十米长,三四米宽,一米多高,东边也有一些零星的再生丛林,便于隐藏人员,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到了太阳下山时,一大队长王永信带了一百多人赶到,陈武英叫他们先吃饭休息一下,部队拂晓前才赶到七公里外的田头岭,潜伏在公路两边的林丛里,架上两架轻机枪。陈武英安排前哨班到前面两里地埋伏,叫他们发现如果只有二三十个鬼子就放过来,鬼子人多了就开枪报信,并掩护大部队后辙。部队准备好以后,太阳也开始升起。他们大约等了三个小时,发现二三十个日本鬼子和一个翻译押着一百多干活的群众过来了,当进入伏击圈时,陈武英就下令打击鬼子,鬼子离路边近,他们一下子冲进再生林中跟我军拼剌刀,伤了我们不少战士,因双方混战在一起,我们的两架轻机枪不能射击,陈武英只好让战士们都退出灌木林,并命令大家都用手雷弹同时扔进丛林之中,把二十九个鬼子全部炸飞炸死,只剩下一个翻译官夹在群众里逃跑了。这次战斗缴获轻机枪一挺,冲锋枪一支,掷弹筒一个,步枪二十几支,沉重的打击了日本鬼子的气焰。

 

白天奇袭桥园吓得鬼子魂飞魄散

 

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为了控制“蚕食”我六连岭抗日根据地,从中原墟至万城、从九曲江至阳江,沿途建立了几个据点,对六连岭根据地形成了半个包围圈。特别是桥园据点,对我军威胁更大,它是安在山口的一颗钉子。桥园是六连岭北麓的一个小墟镇。离墟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有一座七八米高的炮楼,听说里面住着30多名日本鬼子。炮楼的四周是砖砌的围墙,围墙四边角上设有暗堡,墙外是三四米宽、二米深的断绝沟,沟外还有一道铁丝网,从铁丝网到断绝沟之间的坡地上埋着锋利的竹签。桥园据点只有一个出口,只有放下吊桥才能进出。三道防线把炮楼围得铁桶一般。离桥园几公里还有阳江、中原、龙滚等日军据点,遥相呼应。而我军当时又没有攻坚武器,要拔除这样的据点,只能智取,强攻是不可能的。为了摸清敌人的活动规律,陈武英第三支队派人侦察外,当地区乡政府也主动配合,严密监视敌人。后来发现这个据点每月都叫各村群众送一次柴火,但哪天送柴火没有固定时间,每次都是晚上通知伪保甲长,第二天早晨就得送去。有一天晚上7时左右,乐西区委派人到支队部报告,说鬼子要各村明天送柴火去据点。当时支队长符哥洛带驳壳排到外地活动,陈武英是支队政委,接到情报后,他立即找参谋长符中权、政治处主任祝菊芬研究。大家认为这是打击敌人的好机会,决定从部队中挑选12名熟练枪手,临时组织一支突击队,化装成挑柴的老百姓,由第二大队长冯政任突击队长;并把营、连长的驳壳枪和乐万县委的驳壳枪都集中起来,交给突击队使用。另外,还从第二大队抽调80多人组成长枪队,由傅佑兴同志率领,潜状在据点外面监视敌之援兵,待突击队奇袭成功后进入据点,没收和搬运敌人的军用物资,以扩大战果。紧张的战斗准备工作结束时,已是深夜两点钟。突击队、长枪队的战士们吃完饭后,就从六连岭宿营地出发。夜,静悄悄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以急行军的速度,穿行在丛林之间。走羊肠道,涉过山溪,终于在拂晓前赶到了预定的潜伏地点。长枪队埋伏在离据点一公里远的山丘上;突击队隐蔽在公路旁的丛林中。天刚蒙蒙亮,三五成群的老百姓就挑着柴火向据点走来。为了摸清据点里敌人的兵员和火力配备的准确情况,我们先派一名老战士混在挑柴群众中潜入据点,“站住!干什么的!”站在炮楼门口的哨兵喊道。“挑柴给太君的!”有个老乡高声回答说。敌人哨兵见是挑柴的老百姓,便把吊桥放下来,让群众把柴火挑进据点去。我军侦察员进入据点后,便一边放卸柴火,一边观察敌人的动静,只见鬼子有的在吃早餐,有的在做早操,有的在伙房里煮饭,总共约有20个日本鬼子。摸清敌情后,侦察员便随挑柴群众返回向我们报告。不久,突击队员们便挑着柴火分两批混入据点。这时,敌人还蒙在鼓里,毫无戒备。说时迟,那时快,冯政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即拔出手枪,对准各自袭击的目标,歼击敌人。刚巧有一名敌军官,从屋里出来,蹲在门口刷牙,见我军打了进来,急忙回头往屋里跑。队长冯政见状紧追过去,连打三枪,但未击中要害。他跑回屋里,拿起指挥刀又跑出来,冯政也追至门口,两人相遇,冯政向他再开一枪,才把他打死。但自己头部也被敌人砍伤。这次奇袭,仅打了几分钟,全歼据点里的日军,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1具,步枪10多支,子弹1000多发。据点里的战斗刚结束,据点外的枪声又大作起来,我突击队以为日军援兵赶到,便迅速撤出据点,与长枪队会合,顺利地回到了六连岭驻地。战斗过后我们才知道,那天在据点外发生的遭遇战并不是敌人援兵,而是驻在桥园据点里的敌人,当晚有一个班鬼子下村清剿,天快亮时返回,走到半路听到炮楼里的枪声,便迅速赶回据点,不料竟遇上我们的长枪队。他们见我军人多,立即选择有利地形,进行顽抗。而当时雾很大,我们也搞不清楚有多少敌人增援。待突击队全部撤出后,也就结束战斗,撤回根据地了。这次战斗,在乐万地区震动很大。我军敢于在大白天奇袭坚固的桥园据点,使日军吓破了胆,他们白天黑夜都躲在据点里,再也不敢轻易下村祸害百姓了。

 

陈武英指挥伏击小火车,活抓国民党军长韩练成。

 

1946年1月,我们发现有军用小火车,经常来往于北黎和石碌之间,陈武英亲自带人去考察地形,研究在哪一路段下手伏击国民党的小火车,又如何把火车逼停,如何解决战斗,大家都积极的讨论出了作战方案。一是夜间先把铁轨接口处的螺丝拧掉,等听到火车开动的声音时,再把铁轨撬开。二是如果巡道兵发觉了我们的意图,就把他们捉起来,封锁消息。作战方案定好以后,第一天白天听到了火车的声音,我们的战士想去撬开铁轨没有成功,幸亏敌人的火车没有经过这里。第二天是晚上去准备好,把铁轨撬开了一点,只等火车来,可惜两天两夜都没等来。大家都很疲惫,有不同的声音,最后采纳了多数人的意见,继续等待伏击火车。第三天,天刚刚亮,终于听到火车发出的气哨声,同志们都非常高兴。这时,只见铁道上一个国民党兵坐在巡车道上,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一划一划的顶着枕木滑行,大约八九点时,一辆火车才开来,后面的车厢内坐着二十多个敌人,当火车开到我们破坏的轨道上把铁轨压开了,火车慢慢停了下来。陈武英立刻命令大家一起开火,长枪,短枪,机枪,手雷弹飞向敌人,才打了十几分钟,火车上的敌人死伤不少,其他的只好乖乖投降。这次战斗缴获轻机枪4支,冲锋枪6支,手枪八支,打死打伤二十多人,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军官从火车底下拖出来,竟然是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

 

父亲陈武英热爱家乡拿二十多年的存款救灾,离休后又带头捐助建立小学教学楼。

 

女儿陈超平说起父亲的慈善之心有一种深深自豪感,她们为有这种的父亲感到骄傲,她说了父亲两件感人的慈善之事。1973年9月,家乡琼海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台风,全村的房子被夷为平地。父亲得知老家的情况后,立即召集全家人开动员大会,要求把家里二十多年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存款全部拿出来捐助给家乡父老,并且还动员我们四兄妹把攒下来的零花钱都奉献出来。七十年代积累5000元是非常不容易的,母亲一时想不通,父亲很乐观的跟母亲做思想工作,说我带头节约,保证十年内把五干元存下来,把母亲也逗笑了。后来,父亲带着弟弟陈春雷和陈春阳冒雨回到老家琼海,一家一家的把钱送给受灾的乡亲们,帮很多同村人度过了难关。陈超平说,父亲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也作出了贡献。1983年春,家乡的村支书和小学校长来到海口,找到已经休离的我父亲,说家乡小学教室破旧不堪,孩子们都在危房中读书非常危险,看父亲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父亲不加思索的表态,我第一带头捐款,全村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我再发动海外同村的华侨捐款,一定要把学校重新建起来。之后,在我父亲的带动和号召下,收了十几万元的捐助款,村里盖起了三层共计一干二百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解决了家乡的教育大事。

 

没有习仲勋的复查推动就没有海南地方主义的平反,习仲勋功不可没。

 

1956年10月14日林克泽关于让他回海南当行署主任的问题而给冯白驹的信,自此以后,抓住冯白驹在海南工作时某些失当的地方,将冯白驹作为"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子",同年12月19日正式通过《关于海南地方主义和冯白驹,古大存同志错误的决定》,认定冯白驹为地方主义的头子。受此事件影响,陈武英也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留党察看的处分。1979年8月17日,习仲勋觉得事件重大,为慎重起见,决定以省委名义向中央请示,提出准备复查此案。1979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批复广东省委,同意上述请示和复查通知。批示指出:中央认为,广东省委通知中对过去反地方主义的分析意见,是正确的。习仲勋接到中共中央的批复,喜出望外。由于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他大大减轻了压力,也增强了对此案复查的信心。1981年6月底止,海南复查131人,全部撤销处分。其中,原中共海南区党委副书记陈说,杨少民,区党委常委,行署副主任罗文洪,区党委常委,海南军区副司令马白山,行署副主任陈武英,陈克文,区委委员文度,李汉8人,报中央和广东省委批准撤销原处分决定,其中恢复党籍2人,恢复原政治待遇6人。原区党委的正副厅,正副处级干部22人撤销原处分,其中恢复党籍4人,恢复原政治待遇18人。县委正副书记,县长15人,其中恢复党籍3人,恢复原政治待遇12人。正副科级79人,其中恢复党籍15人,恢复原政治待遇64人。一般干部7人,均已撤销原处分决定。原受降级处分的,一律恢复原工资待遇。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