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应县木塔揭秘

2019-03-21 18:29:25 来源: 中国新闻杂志社 作者: 梧桐
摘要:应县木塔揭秘
西板萧挞里画像:首饰花冠,薄鬓素妆,绛袍大袖,穿裳着履,类似东板,也是白帕包手,捧圆盘。盘中盛须弥山,并有鲜花。仁懿皇后到皇太后,入主后宫40余年,她主张与宋和好,为辽朝政局长时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看北面三幅男像:
中板大丞相萧孝穆画像:头戴远游冠,身穿白袍白裙,大袖。左手捧钵,右手持念。萧孝穆在圣宗晚期和兴宗前期一直是契丹重臣,当时被誉为“国宝蔬”,他的一生为加强契丹各部族的内部团结,坚持与宋和睦相处,为巩固辽王朝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板陈王萧知足画像:头戴远游冠,身穿绛袍白裙、大袖,左手持念,右手执盘,盘中盛放光宝瓶。
东板齐王萧无曲画像:头戴毡冠,身着绛袍黄裙、大袖,双手持盘,盘中盛放着宝瓶、宝珠、珊瑚。
萧家两知足无袖,仕途得意,双双为官,先后任过西北路招讨使,在朝里均有所建树。
前面三后是萧家三姑姪,后面三王是萧家三父子,他们的关系已在前文“释迦塔为什么要建在应县”中有过略述,但从这六幅供养人画像中,我们不难看出萧孝穆家族在辽王进中的显赫地位及重要的持政作用,因此,说应县木塔是萧氏家庙一点也不为过。
抗战前的木塔是什么样
  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军阀混战时期,应县木塔的外景图片。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别扭、陌生,怎么窗户全封了,只留下正面的门。我要告诉你,这不是木塔一时的装饰,抗战以前木塔确实就是这个样子。从二层到五层,每层的东西南北四个正面的明间,装有四扇格子门,其中两扇是活动的。正面次间及其它各面全部是白灰泥墙,墙内都用斜撑枝樘,能对外檐框架起到一个三角加固的作用。这是不是辽代原状,对木塔考究很深的已故陈明达先生认为颇有可疑。据原大同市考古所所长、研究员张畅耕先生考证,这是在元延祐七年(1320年)那次维修时,改装板直棂窗为斜撑夹泥墙据明《应州志》称,木塔“网户玲珑,中通外直”、“层如楼阁、玲珑宏敞”。以我愚见,在明万历年间,木塔明层的直棂窗或许还是存在的,要不咋能“网户玲珑”呢?另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应州知州章弘为了破坏玲珑宝塔的风水,下令锯掉木制门窗,用柳笆堵塞了明层,然后抹上白灰泥,引起州人不满,这更不可能。若是这样,早在雍正初年,新任知州肖纲革除弊政时就将它拆除复原了。直到1935年,佛宫寺的住持和尚大行师从社会上募集了些资金,将明层的全部夹泥墙改装成现在这样的格子门。这样做,木塔看上去玲珑剔透,八面通风,好看多了,但它原有的三角斜撑加固作用却消失了,所以有的专家认为:“木塔历史上的错误维修,以此为最”
古牌坊怎么登上新台基
在应县旧城西街佛宫寺的入口处,立着一座木牌坊,三楼四柱悬山顶,从匾额文字和建筑特征一看,便知是清代建筑。它座落在不足1米高的混凝土制的台基上,和东西两侧新建的仿古楼阁在一起还比较协调。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发展以木塔为中心的旅游业,中共应县县委、应县人民政府在上世纪末大刀阔斧,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先后建成了一条长达340米的辽代商业文化街、塔前广场和仿古旅游、宗教产品商贸市场。木牌坊在这次改造中也“提高了地位”,加上这次,解放以后,木牌坊已是两度升迁。

 11/14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